孝道经济学
\n文/赵文珂
\n医院缴费处的电子屏泛着青白冷光,大舅枯枝般的手指在账单数字间游移,活像银行经理审核贷款合同。家族群里的捐款令状早已置顶:“二弟心脏支架手术,每家出资基数一万元,按辈分年龄等比递增。”末尾特意@我的名字,像是财务软件弹出的自动催款单。
\n这幕场景令我忆起去年清明祭祖。三叔公捧着功德簿挨个登记香火钱,七姑边嗑瓜子边点评:“小年轻月薪过万,捐五百也好意思掏出来?”彼时檀香缭绕的祠堂里,族谱上的名字仿佛都睁开了眼睛,化作无数二维码悬在半空。如今病床边的监护仪,倒成了新时代的孝道验钞机。
\n短视频平台正流行“孝心汇率换算”:探病水果要折算成红包金额,陪护时长需对照护工市价,连病榻前的眼泪都能兑换成流量收益。邻居张大爷住院月余,子女们轮流直播吸粉,硬是把ICU住成了直播间。某天护士掀开被褥,竟发现老人身上贴着六个不同平台的收款码——当代二十四孝,俨然成了二十四小时在线乞讨。
\n《孝经》有云:“孝子之事亲也,居则致其敬,养则致其乐,病则致其忧。”古人的忧是彻夜侍药的焦灼,今人的忧却成了计算分摊比例的焦虑。我翻开家族群聊天记录,大舅去年晒过新换的宝马X5,表姐刚在欧洲打卡半月游,可当二舅的医药费摊到每人头上时,所有人都突然变成了需要还房贷的“城市贫困人口”。
\n监护仪的波纹忽然剧烈起伏,像极了我手机里疯狂跳动的转账提醒。大舅的算盘珠子噼啪作响:“你在大厂年薪五十万……”我轻声截断他的话头:“您拆迁分了三套房。”病床上的二舅曾用每月微薄的退休金,默默供我读完高中,那些夹在课本里的皱褶纸币,从未标注过利息与还款期限。
\n走廊尽头,护工正给植物人按摩。家属们在讨论“久病床前无孝子”的经济学解构:当孝心成本超过遗产预期价值,亲情便自动进入破产清算程序。这让我想起敦煌遗书里的《孝子传》,古人用朱砂绘制的连环画中,董永卖身葬父的契约,墨色历经千年仍清晰如昨。
\n监护仪归为平静的直线时,家族群里弹出一条新消息:“鉴于老二不幸离世,治丧费用按原标准上浮20%。”我望着窗外渐次亮起的万家灯火,突然看清每盏灯下都摆着台隐形ATM机,循环播放着永恒的提示音:请支付亲情,请支付孝道,请支付生命。
\n今有孝悌明码标价,古无伦常暗室亏心。
\n炒股炒股配资
锦鲤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